发布日期:2025-06-13 | 来源:遂宁市船山区红十字会
6月10日,在成都某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,一场持续4小时的生命接力悄然完成。即将参加毕业典礼的研究生周子慧,用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火,成为遂宁市第11例、全国第2028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“当时我只是随手登记,没想到能救人。”周子慧回忆,2019年她在大学献血时了解到中华骨髓库,便留下血样。今年5月接到配型成功通知时,这位正在减肥、控制饮食准备毕业照的女孩立即调整状态:“我戒掉熬夜,每天正常饮食保证营养,想用最佳状态完成捐献。”据中华骨髓库数据显示,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十万分之一,这份“生命合约”的兑现殊为不易。
采集过程中,病床成了特殊的“毕业礼台”。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周子慧用4小时送给社会一份特殊的“毕业礼”——一个人的新生希望。这份干细胞混悬液当日即用于临床,用于治疗一名血液病患者。船山区红十字会副会长王艳群介绍,造血干细胞捐献采用外周血分离技术,无损捐献者健康,却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及整个家庭。
造血干细胞主要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、免疫缺陷病及部分遗传代谢病,例如白血病、淋巴瘤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近年来,造血干细胞捐献人数持续增加,但仍有大量患者在等待配型。周子慧的经历印证了“大学生+医务工作者”群体在捐献中的主动、坚定。这个毕业季,她的选择为“青春担当”作出了温暖的注解。
来源:遂宁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