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死时速!6岁男童泳池遇险——医生跪地施救上演"黄金救援"

发布日期:2025-06-20  |  来源:大英县红十字会

A52F6E76934445E6DFC9C93BE769FD73.png

5月3日下午,遂宁市大英县某游泳馆内突发惊险一幕。6岁男童琦琦(化名)在游泳池嬉戏时不慎溺水,失去意识,嘴唇发紫、四肢瘫软,孩子爸爸和周围的人手足无措。陪同儿子游泳后正准备离开的大英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医生丁春梅,听到呼救声后以百米冲刺速度跃入救援现场。

面对瘫软在泳池边的孩子,丁春梅第一时间完成现场评估:迅速清除口鼻异物、开放气道,随后双膝跪地开始标准心肺复苏术——每分钟100-120次的胸外按压精准有力,每30次按压配合两次人工呼吸规范有序。汗水顺着脸颊滴落,膝盖因反复摩擦渗出血丝,这位身着碎花连衣裙的柔弱女性,此刻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职业素养。

"不能停!坚持才有希望!"当家属随着时间的推移濒临绝望时,丁春梅一边安慰孩子父亲,一边咬牙坚持按压。持续9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里,她始终保持跪姿连续不断心肺复苏,让孩子恢复了脉搏,直到救护车抵达现场。经后续诊断,正是这分秒必争的专业操作,成功将男童从死亡线上拉回。

由于事发突然,琦琦父亲未能当场致谢。此后半月间,他带着全家辗转寻访知情者,最终通过监控录像锁定恩人。6月13日清晨,郭先生一家捧着"危难时刻施援手救命之恩永铭记"的锦旗来到医院:"要不是丁医生,我们的孩子恐怕已不在人世..."接过锦旗时,丁春梅正忙于工作,她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说:"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,换成任何医务人员都会如此。孩子安然无恙就好。"

      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,不仅展现医者仁心,更暴露全民急救意识和技能的短板。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约5.7万人死于溺水,其中6成发生在无人看护水域。更严峻的是,80%目击者和公共场所因缺乏急救技能和AED等急救设备而错过"黄金4分钟"。

      "这不是偶然的成功。"大英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指出,在这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,正是因为丁春梅具备急救技能才能挺身而出,争分夺秒抓住黄金四分钟的救援时间:快速识别心脏骤停、高质量心肺复苏。工作人员坦言:"如果当时现场配有自动体外除颤仪,尽早使用AED设备,复苏成功的几率还能提升"。

      这场救援引发的思考远未结束。当我们目睹他人遭遇危险时,是手足无措地等待救援,还是勇敢伸出援手?丁春梅的故事警示我们:意外从不挑时间地点,而急救技能,是每个人都该拥有的‘生命保险’;人人都应该成为潜在的"第一响应人",把掌握基础急救技能作为生命必修课,每个人都能成为生命的摆渡人。当看到有人倒下,别怕、别等——喊出来、按下去,你就可能成为下一个“生命守护者”。


友情链接
联系电话:0825-2213122
地址: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遂州北路68号
邮编:629000
 

官方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©2020遂宁市红十字会 | 蜀ICP备2020035162号-1 | 技术支持:天健世纪